近日,筆者慕名來到懷寧縣涼亭鄉(xiāng)雙湖村后灣組,感受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。
在村民劉后軍的帶領下,我們走進一棟三開間的平房,只見里面擺滿了獅子頭、五猖神面具、服飾、彩船、花籃、燈、球、鑼、鼓等。燈會的獅子體型龐大、威武雄壯,獅子由老藝人用篾扎制成型,“獅衣”為彩布繪制,再用五彩紙粘貼,獅頭獅尾渾然一體!澳憧矗@些都是我們自己制作的,我主要是舞獅子頭!眲⒑筌娮院赖卣f。
今年45歲的劉后軍,是獅子燈會市級非遺傳承人!拔覐16歲起就開始參加村民組的獅子燈會活動,后灣組獅子燈會歷史悠久,傳承至今已有六百余年。最近一次盛大的獅子燈會是在2016年舉辦的!皠⒑筌娬f。
據劉后軍介紹說,舞獅者需要兩個人,一個舞頭、一個舞尾,配合默契,動作協調。一場燈舞下來,兩個身強力壯的男子,常常是汗流浹背。故出燈時需挑選訓練有素的六名壯男,組成三對,輪番上陣。舞獅者于金鼓齊鳴、鞭炮聲震耳欲聾、歡呼聲此起彼伏中,表演“拜四門”“鑲繡球”“草里尋珠”“高臺攬月”等高難度動作。燈會除了舞獅這個傳統的項目外,還有彩船、五猖、土地等多項表演,尤其是彩船,其扮艄公者皆為丑角,動作滑稽,語言詼諧幽默,常令人忍俊不禁。彩船中的女子扮相靚麗,唱腔優(yōu)美,或為傳統小戲、民歌、或為歌頌時代新氣象的唱詞。表演者所到之處,觀眾摩肩接踵,氣氛極為熱烈,獅子燈會已然成為當地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“文化大餐”。
和很多民間舞獅表演一樣,傳統節(jié)日是他們亮相的最佳時間。后灣組獅子燈會通常正月初一出燈一直持續(xù)到元宵節(jié)。不過,懷寧后灣的獅子燈會有個特別的規(guī)矩:一次舞三年,中間歇三年,再連續(xù)舞三年。數百年來,后灣的獅子燈會從未間斷過,戰(zhàn)爭年代也照常舉行!拔覀儶{子燈會不以盈利為目的,所收皆用之于燈,結余部分由專人管理,留作下屆燈會支出。燈會會長由大家選舉產生,任期三年,每年臘月練兵,正月上陣,多姓族人聚在一起,話題不外乎出燈!74歲的程榮如老人說,獅子燈會表演寓意年年國泰民安,風調雨順。獅子燈會也傾注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熱情,反映了后灣人對國家昌盛、社會安寧、家庭美滿的美好愿望。
近年來,懷寧縣依托現有的非遺文化資源,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、保護和利用工作的同時,致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。該縣乘著全域旅游發(fā)展的東風,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旅游業(yè),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一道靚麗風景。除在主要旅游景點開辟表演場所,安排如獅子燈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節(jié)目進景區(qū)演出展示外,該縣還通過各種旅游文化節(jié)、燈彩藝術節(jié)等大型活動,打造非遺節(jié)目晚會,安排非遺項目體驗,全方位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更多精彩內容,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(yè)頻道>>>>>
(責任編輯:
郭博文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