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!薄傲率秤艏笆,七月亨葵及菽,八月剝棗,十月獲稻……”《詩經(jīng)》不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也是一個綠油油的菜園子。《詩經(jīng)》里的草木,常作為起興或象征的意象出現(xiàn),今天的菜譜上或許很難看到,事實上,它們卻是古人餐桌上的?汀!安藞@子”里都有哪些菜?有些為何退出了歷史舞臺?
“莼鱸之思”寄鄉(xiāng)情
《詩經(jīng)》中描述的蔬菜種類繁多,包括水生、陸生、藤本、草本等,它們是古代先民將田間日常勞作經(jīng)驗、純真的情感與質(zhì)樸詩意相結(jié)合的體現(xiàn)。
《詩經(jīng)》的“菜園子”,最早出現(xiàn)的是“荇菜”!皡⒉钴舨,左右流之,參差荇菜,左右采之!避舨耸且环N重要的水生植物,根莖可食用,因其漂浮在水面上,流動無方向,正如淑女之難求,所以《詩經(jīng)》一開篇第一首,就作為起興的工具登場。
說起荇菜,現(xiàn)代人恐怕很少吃過,一般都將它當(dāng)成一種普通的水草。現(xiàn)在,我們通常將荇菜叫作“杏菜”,又名“金蓮兒”。它沉入水中,性近于荷花,花開時常彌覆頃畝,黃灼灼小花,在陽光下泛光如金,一看便惹人喜愛!额伿霞矣(xùn)》中說道:“今荇菜是水有之,黃華似莼。”這是教導(dǎo)族人的言語,意謂行事要有清澈之心。
實際上,荇菜口味不佳,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(yǎng)價值,都遠(yuǎn)不如與它相似的莼菜!对娊(jīng)》中云:“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魯侯戾止,在泮飲酒!避猓摧徊,它長得與荇菜有些相似。
古有“莼鱸之思”的典故,常以此寄托思鄉(xiāng)情。西晉人張翰,生于蘇州,在洛陽做官。見秋風(fēng)起,因思念家鄉(xiāng)的莼鱸美味,便決然辭官而歸,在后世傳為一段佳話。莼鱸之思也表達(dá)了歸隱之志。白居易曾寫道,“猶有鱸魚莼菜興,來春或擬往江東”。莼鱸,可謂理想人生的象征。
莼菜最著名的做法是莼菜羹,口感嫩滑,味道清淡。葉圣陶在《藕與莼菜》中寫道:“在故鄉(xiāng)的春天,幾乎天天吃莼菜。它本身沒有味道,味道全在于好的湯。但這樣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,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!
莼菜是一種嬌嫩的植物。在《詩經(jīng)》的時代,莼菜在長江黃河流域的大江小湖里很常見,但隨著后世水質(zhì)污染,莼菜已很難在自然水域見到。如今,野生莼菜的質(zhì)量和產(chǎn)量都在下降,它已成為一種珍稀植物,于1999年被列為中國國家Ⅰ級重點(diǎn)保護(hù)野生植物。
葵為古代“蔬菜之王”
在今天中國的菜攤上,大白菜是最常見的蔬菜之一。“大白菜真正稱霸中國人的餐桌只有短短800年,而在它之前就有一種被尊稱為百菜之王的蔬菜,那就是葵!笨茖W(xué)松鼠會成員、植物學(xué)博士史軍告訴記者,今天中國人的餐桌上已很少見到葵的身影。但在古代,葵的地位當(dāng)仁不讓,是蔬菜之王。
古人有“五菜”的說法,包括“葵、韭、瞿、蒸、蔥”,葵菜是五菜之首。史軍說,中國人種葵吃葵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,中國人那時煮葵菜湯!对娊(jīng)》中關(guān)于葵的描寫有“七月烹葵及菽”,“菽是我們今天說的大豆,大豆至今都是中國人重要的蛋白質(zhì)來源,把葵和大豆并列在一起,這種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!痹摹锻醯澽r(nóng)書》記錄了葵的很多種吃法,包括涼拌、做湯、煮菜粥,這都說明葵是當(dāng)時中國人的當(dāng)家菜。
葵和向日葵沒有關(guān)系。史軍介紹,葵的花只有小拇指甲蓋那么小,是錦葵科植物,我們身邊的木槿、扶桑和蜀葵都有與葵類似的花朵結(jié)構(gòu)。只不過,這些植物主要是可供觀賞的花朵,而不是炒菜鍋里的蔬菜。
“我第一次吃葵菜時,第一感覺是這東西黏糊糊、滑溜溜!笔奋娬f,葵的汁液主要是多糖。所謂多糖是相對于果糖、葡萄糖以及蔗糖來說的?死锏亩嗵遣荒鼙晃覀兊哪c胃消化吸收,但它們有獨(dú)特的功能。一方面,多糖可以促進(jìn)腸胃蠕動,保證消化系統(tǒng)正常工作;另一方面,也可以成為腸道細(xì)菌的食物,阻止有害細(xì)菌入侵。“從這個角度看,多糖豐富的葵倒符合現(xiàn)代人的飲食需求!彼f。
據(jù)歷史資料顯示,葵菜的消隱,是由白菜的崛起引發(fā)的。起初,白菜只是長江流域一種地方性蔬菜,最早在南北朝時期(約公元五世紀(jì)至六世紀(jì)),南方開始栽培白菜。至唐宋,白菜才逐漸傳入北方。白菜因其產(chǎn)量大、耐寒、經(jīng)簡單加工便于長久儲藏等,逐漸取代葵成為新一代“百菜之王”。
如今,葵菜在市場上很少見了,只有老一輩的農(nóng)民偶爾在菜園子種植?寺刈兂闪艘环N野菜,許多人不識之,但對于經(jīng)歷過艱難時代的老一輩人來說卻是人間至味。
營養(yǎng)美味延續(xù)千年
《詩經(jīng)》中還有許多蔬菜,延續(xù)數(shù)千年仍成為今天現(xiàn)代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。
“涮火鍋”時,有一道素菜——豌豆苗比較受青睞,這種營養(yǎng)價值高、鮮香味美的野菜其實就是《詩經(jīng)》中提及的“薇菜”:“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!备鶕(jù)《史記》記載,伯夷、叔齊隱居山野時,吃的也是這種野菜。
如今,豌豆苗又叫作“豌豆尖”“龍須菜”,在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(qū)很受歡迎,揚(yáng)州人在歲首的餐桌上都要擺上一盤豌豆苗,以表示歲歲平安的寓意。在《詩經(jīng)》里,蔥綠的豌豆苗,既是飯桌上美味的食物,又成為寄托相思的精神食糧。采摘豌豆苗的過程中,古人做登山運(yùn)動,鍛煉身體、陶冶情操,還可借此見自己的心上人,所以《詩經(jīng)·召南·草蟲》有言:“陟彼南山,言采其薇。未見君子,我心傷悲!
《詩經(jīng)》中還有渾身是寶的“葑菲”。“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。”葑,即蔓菁,俗稱大頭菜;菲,就是蘿卜。說它“渾身是寶”,因為春食苗、夏食心、秋食莖、冬食根。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,一到冬天,必做的一件事是腌咸菜,用的就是蘿卜、蔓菁、大白菜等。
由于葑菲種植方便,食用價值高,高寒山區(qū)常用以代糧。根據(jù)《花鏡》記載,諸葛亮在行軍途中,命士兵在所駐之處栽種蕪菁,人、馬皆可食用。所以,這種菜又叫作“諸葛菜”。
水芹也是自古以來就食用的一種重要蔬菜!八紭枫,薄采其芹”,“觱沸檻泉,言采其芹”。詩中的“芹”,不是粗大的西芹,而是身材苗條的水芹。西芹是舶來品,水芹則是土生土長的“原住民”。水芹在詩經(jīng)時代已廣為種植,常在水田溝渠畔和潮濕處生長,嫩莖及葉柄可供食用,是上好的蔬菜。在江蘇,水芹被稱為“路路通”;在海南,“水芹”代表勤勞,都是當(dāng)?shù)厝舜汗?jié)期間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。
飲食傳達(dá)“中和”思想
從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“菜園子”可看出,古人對生活的感恩和熱愛,寄托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、一蔬一果上!对娊(jīng)》通過對飲食的描寫,既有起興的意味,也傳達(dá)出中和的思想,并漸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飲食禮儀。
中國飲食講究“五味調(diào)和”,依據(jù)食物陰陽秉性來搭配。專家認(rèn)為,中國人的飲食習(xí)慣,從果腹的行為,早已演變?yōu)橐环N處世之道,成為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飲食禮儀呈現(xiàn)出和諧有序的狀態(tài)。在《小雅·常棣》中,“儐爾籩豆,飲酒之飫;兄弟既具,和樂且孺”,就描述了兄弟之間通過宴飲增進(jìn)感情。人們將繁復(fù)的禮儀融入飲食,自覺遵守,正是因為“禮”能夠教化人們?nèi)谇⑾嗵帯⒅姓胶汀?/p>
先民用質(zhì)樸的歌謠告訴我們,幸福,就是知天時,與自然同呼吸。那些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食物,是古人情感的載體,慢慢變成歷史,換一種方式保存活力;而延續(xù)千年的“蔬香味”,時刻提醒著我們尋找一份對土地的念想。